图/公告
自 2025 年 9 月 1 日起,《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 - GBT50500-2024》正式施行,全面取代 2013 版规范。此次标准更新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引发深度变革,尤其对工程设计工作产生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晨越设计院依托集团,凭借 “设计+”多专业协同模式,积极探索新标准下的适配路径,为新时期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提升设计深度与精度:前置联动破解难题
新标准规定,在工程范围、功能与技术标准不变时,深化设计差异通常不调整合同价款,这一要求促使设计单位必须进一步提升设计精度,从源头减少后续工程变更。晨越设计院率先行动,通过系统梳理过往项目案例,深入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难点、造价控制的痛点以及施工管控的关键环节,为后续项目设计优化与设计管理升级奠定基础。
在新标准下,针对各类项目,设计与项目管理方可提前介入,项目管理团队提供施工工艺、材料损耗率等数据,结合工程管理经验给出选型建议;设计团队则基于这些专业支持,细化图纸节点设计,精准确定材料选型。这种协同模式不仅实现了施工阶段 “零变更”,更显著提升了造价计算精准度,有效降低了项目整体成本。
强化设计与造价协同:构建一体化体系
新标准强调设计文件是发承包及实施阶段计价核心依据。晨越设计院在方案设计阶段便协同造价团队,提供从前期投资估算到后期竣工结算的全周期经济分析服务。
在具体项目实践中,晨越设计院与造价团队紧密配合,综合考量项目定位、业主预算需求以及长期运营收益,共同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实现技术可行性与全周期成本经济性的平衡。同时,造价团队实时共享市场材料价格波动、最新政策补贴等动态信息,助力设计团队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在设计选材环节做出更具经济性的决策,从根本上避免工程造价超支问题。
明确设计责任与风险:筑牢风险防线
新标准明确了工程量清单编制责任,若因设计文件问题导致清单不准确,设计单位将面临责任追溯。为应对这一要求,晨越设计院联合项目管理团队建立 “双轮审核 + 全周期追溯” 风险防控机制,筑牢设计质量与责任风险防线。
在项目设计成果交付前,晨越设计院先执行内部三级审核流程,再由项目管理团队从清单编制、施工可行性、运维便利性、结算合规性等多维度开展二次审核,双重保障设计成果质量。此外,设计院还协同项目管理团队建立设计成果全周期追溯台账,详细记录设计变更等信息,既便于后续责任界定,也为项目经验积累与设计能力提升提供数据支撑。该机制在降低设计错误发生率的同时,有效规避了潜在的责任纠纷与经济损失。
总体而言,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的施行,正推动设计工作向精细化、全周期协同化方向转型。晨越设计院通过协同各专业团队构建的全周期管理模式,为行业适配新标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作为全过程工程咨询领先企业,晨越建管集团将继续秉持“对结果负责”的核心理念,充分发挥晨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体系优势,努力打造更多优质工程、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