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现场调研
近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到集团项目西南油气田公司成都天然气化工总厂盐亭天然气处理厂调研天然气全链条智能化工程建设情况。盐亭天然气处理厂于2025年7月3日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央视报道
项目规模凸显行业标杆地位
盐亭天然气处理厂项目规划清晰、布局完善,新建了天然气深冷处理厂 1 座,涵盖集气增压、脱水脱汞、乙烷回收、天然气液化等关键工程,同时配套新建综合公寓 1 座。项目整体由四大核心部分构成,除上述新建的处理厂主体与综合公寓外,还包括管线工程及配套附属工程,总投资达 15 亿元,其中土建投资 6 亿元。在用地规模上,处理厂主体占地 34.82 公顷,综合公寓占地 2.45 公顷,整体设计兼顾生产效能提升与配套服务保障。
作为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涉及面最广的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项目,该处理厂的气源主要来自致密气天府气田盐亭区块的金浅5H井区与中浅1井区,年处理天然气能力可达20亿立方米,无论在处理规模还是综合效能上,均远超常规天然气处理设施,成为行业内的标杆性项目。
技术创新构建智能能源体系
该项目完成了国内首次大型能源设施 100% 数字化交付,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级数字孪生平台,成功构建 “一平台、一数据、多业务” 的智能工厂架构。这一架构为实现 “全面感知、自动操控、智能预测、持续优化” 的智能工厂应用提供了核心支撑,推动能源生产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在产品加工工艺上,处理厂突破常规天然气处理仅聚焦脱水、脱硫的局限,采用超低温深冷技术,通过逐级降温使致密气中不同组分在各自冷凝点液化分离,最终实现商品天然气、乙烷、LPG、稳定轻烃、LNG 等 7 种产品的规模化产出,大幅提升天然气资源的附加值与综合利用率。
中央及地方媒体集中聚焦报道
项目投产引发主流媒体高度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中国新闻网、中国经济网等 10 余家中央媒体第一时间跟进报道,人民网四川频道、界面新闻、四川日报等中央驻川及国内重点媒体同步转载刊播,形成全网传播热潮。
其中,中央电视台 CCTV-1 综合频道、CCTV-13 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新闻 30 分》《午夜新闻》等重点栏目,均以《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全面投产》为题进行报道,强调项目在乙烷等更高附加值组分开发中的突破性意义,明确其 “填补国内天然气深度处理与高值化利用完整技术链空白” 的行业价值;央视新闻客户端同步发布图文报道,光明网、央广网、中国经济网等中央重点媒体随即转载。
新华社客户端以《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川投产》为题首发报道,超 60 家媒体转载,仅客户端阅读量便达 256 万人次;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投产》,人民网各平台同步发布《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全面投产》《国内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等深度稿件;中国新闻网除发布同名报道外,还配套推出视频内容并向海外同步播发。
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观察等省级权威媒体,以及新浪财经、凤凰网、网易新闻等国内主流平台,均通过专题报道、深度解读等形式持续关注,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行业影响力与社会关注度。
行业意义与未来发展展望
盐亭天然气处理厂的建成投产,不仅填补了国内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的技术空白,更在长期依赖进口的天然气高附加值产业领域注入 “强心针”,为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树立了技术标杆,也为构建自主可控的天然气深冷工艺体系迈出关键一步。
未来,晨越建管集团将继续深耕油气能源等专业领域,秉持 “对结果负责” 的核心理念,以专业服务赋能更多优质能源项目落地,为我国能源安全保障与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